不同游戲的交互邏輯差異顯著,即便都包含移動、選擇等基礎操作,《極限競速》的油門、剎車、漂移按鍵,與《堡壘之夜》的建造、射擊、采集按鍵,在布局和功能調用方式上也大相徑庭。而 KreepBoard 這款專門適配《我的世界》(Minecraft)的宏鍵盤,精準洞察玩家核心需求,巧妙玩轉 “游戲操控差異”,將玩家體驗從常規操作提升至絲滑沉浸的新高度。
《我的世界》以 “探索 + 創造 + 生存” 為核心玩法,玩家需頻繁在移動走位、挖掘方塊、搭建建筑、整理背包等操作間切換。使用普通鍵盤時,常需緊盯按鍵尋找 “跳躍、放置方塊” 功能,或手忙腳亂按組合鍵調節背包。KreepBoard 則對這些高頻操作進行 “拆解重組”:移動按鍵專注上下左右走位,與游戲內 WASD 邏輯對應;額外功能鍵區讓快速搭建、精準拾取、背包管理更順手直觀,攻擊鍵還做了微微凸起的區分設計,避免 “按鍵找半天,怪物貼臉殺” 的尷尬。
《我的世界》本身以 “像素化創造” 為核心,游戲美學充滿 “方塊拼接、DIY 自由搭建” 基因,KreepBoard 的設計完美繼承這一風格,走極致 DIY 路線,像素感拉滿。其透明綠外殼搭配方塊狀按鍵,恰似從游戲中 “挖出來” 的道具。面板上 9 個按鍵 + 1 個滾輪 + 1 個滑塊分工明確,帶著游戲里 “紅石電路” 模塊化組合的巧思:4 個方向鍵負責基礎移動,其余功能鍵精準覆蓋背包快速調用、方塊放置 / 拾取、攻擊等核心操作。底部滾輪切換背包物品便捷高效,無需瘋狂按數字鍵;頂部滑塊調整背包物品數量直觀精準,是 “強迫癥玩家” 的實用神器。
KreepBoard 最初為給《我的世界》玩家 “減負”、優化操作而生,實際體驗中,其潛力不止于此。稍作調整,它便能適配其他游戲乃至生產力軟件。如玩《星露谷物語》這類 “種田 + 探索” 游戲,滾輪和滑塊可完美替代背包翻找、道具數量調整操作;用于《Terraria》(泰拉瑞亞),因攻擊、建造、移動按鍵邏輯與《我的世界》高度適配,幾乎無需重新設置;在 Photoshop 修圖場景中,滑塊調畫筆大小、滾輪切換筆刷,也能顯著提升效率。
KreepBoard 雖目前還處于概念階段,但反映出玩家對 “專屬第三方控制器” 需求增長的趨勢,本質是大家追求更 “沉浸式、個性化” 的交互體驗。像 Twitch 主播常用的直播宏面板,借自定義按鍵一鍵啟動特效、切鏡頭、發彈幕,提升直播操作效率;幫 “銀發族” 設計的 Google Meet 輔助鍵盤,將易誤觸的 “開啟攝像頭、靜音麥克風” 功能,設為大按鍵 + 明確標識,避免手忙腳亂關錯權限。這類 “小而專” 的外設,看似小眾,實則精準解決細分場景痛點。
《我的世界》玩家群體中,本就有大量 “紅石大佬、建筑黨、mod 愛好者”,對 “自定義、模塊化、DIY” 有天然執著。KreepBoard 契合他們 “把控游戲體驗” 的創作欲,讓玩家在享受官方游戲樂趣同時,借定制化硬件拓展玩法邊界。
從更宏觀視角看,KreepBoard 代表 “游戲生態 + 硬件創新” 的新可能。以往游戲外設多為大廠推出的通用手柄、機械鍵盤,或玩家自行折騰的客制化鍵盤,像這樣深度綁定單一游戲、精準解決核心需求的定制外設并不多見。隨著游戲對 “沉浸感、個性化” 愈發重視,未來或有更多 “為單一游戲而生” 的硬件出現。比如為《艾爾登法環》設計 “逃課流” 手柄,將骨灰召喚、法術釋放設為一鍵宏;為《動物森友會》打造 “釣魚、砍樹” 專屬按鍵板,簡化休閑游戲操作。這種 “游戲玩法 + 硬件設計” 的深度融合,有望成為游戲外設圈新潮流。
即便不是《我的世界》硬核玩家,看到 KreepBoard 把游戲里的像素風、DIY 精神完美移植到現實硬件的設計,也會為之贊嘆。這款仿佛從游戲中 “挖出來”、能提升游戲體驗的裝備,值得期待量產。無論用于在《我的世界》里建造別墅,還是充當生產力神器,都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,為游戲外設創新提供了新思路。
轉載自:YANKO DESIGN
中國十佳工業設計公司
中國十大影響力設計機構
中國十大設計杰出青年單位
中國工業設計AAA信用企業
國家高新技術企業
省級工業設計中心